怎样追求真理(十八)第二集

上次聚会交通了“放下来自家庭的包袱”中涉及父母的期望这方面内容,其中涉及到的相关原则和主要话题咱们交通完了,接着要交通的是放下来自家庭的包袱的另一方面内容,就是放下对后代的期望。这次转换一下角色。涉及对待父母的期望这方面的内容,是人站在子女的角度上应该做的一些事情。面对父母对儿女的种种期望、在儿女身上的种种做法,儿女应该怎样对待、怎样处理,应该实行哪些原则,这是站在子女的角度上正确对待来自父母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那今天所交通的是“放下对后代的期望”这个话题,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来处理关于子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这里就有该学习的功课、该遵守的原则。你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期望你该怎么面对,采取什么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你该遵守的道与你的实行原则是什么,这是最要紧的。当然每一个人也都有机会做父母,或者已经做了父母,这就涉及到对后代的期望、态度。不管是做父母还是做子女,对对方的期望都应该有不同的原则。对待父母的期望,作为子女有该遵守的原则,当然,作为父母,对待子女的期望也有该遵守的真理原则。那先想想,你们目前能看到、能想到的父母对待儿女有哪些该遵守的原则?如果说原则的话,可能对你们来说有点远,话题有点大,也有点深,那先说说,如果你是父母,你对你的后代有哪些期望?(神,如果有一天我做了父母,首先会希望儿女身体健康,能够健康地成长,另外,希望他能有自己的理想,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上能够有抱负,就是能够有出息。主要是这两方面。)希不希望孩子当大官或者成为富豪?(也会希望,希望他起码能够出人头地,做人上人,得到别人的高看。)身体健康、事业有成、飞黄腾达、一生如意,这是父母对子女最基本的要求。对后代还有没有不同的期望?谁有子女,说说吧。(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健健康康,还有就是一生能顺利、平平安安,家庭能和睦,能尊老爱幼。)还有吗?(假如说自己有一天做父母的话,除了刚才说到的几方面,也会希望孩子能听话、懂事,能孝顺父母,以后也能指望上子女养老。)这是比较重点的,孝顺父母这是人观念里、潜意识里比较传统的对儿女的一个期望,这个事比较有代表性。

放下来自家庭的包袱,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放下对后代的期望。任何一对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寄予一定的期望,这个期望或大或小、或近或远都是对子女做人、做事、生活或者对待父母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具体的要求。这些具体的要求对于子女来说是应该做到的,因为从传统观念上来讲,父母之命人不能违背,如果违背的话就是不孝顺,所以很多人在这件事上也背负很大、很重的包袱。那父母对后代的这些具体的期望合不合理、该不该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强制的、是非正当的,这些是不是人应该明白的?还有,人应该怎样对待、怎样取舍,应该以怎样的态度与观点去看待、去对待父母的期望,这里有人应该明白、应该遵守的真理原则。在这些事没有解决的时候,作为父母常常就有这样的负担,他认为对子女、对后代的期望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的义务,当然更是父母应该具备的,如果对自己的后代没有任何的期望,那就等于对自己的后代没尽到责任、没尽到义务,也没有做到父母该做的,自己就不是好的父母,不是尽责任的父母。所以,人在对待后代的期望这件事上,就身不由己地对子女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之下对待不同的子女有不同的要求。作为父母,既然对子女有这样的看法、有这样一种负担,那不管对错都会遵照这样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去做父母该做的。人把这些做法当成是一种义务,也当成是一种责任去要求子女,同时也强加在子女身上,让子女达到。这个事咱们分几个阶段来交通会清晰一些。

父母在子女未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对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当然在各种各样的要求里也寄予了父母对子女的各种各样的期望。那在父母寄予子女各种各样期望的同时,父母也就身体力行地为实现自己在子女身上的期望而付出各种代价,产生各种各样的做法。所以,在子女未成年的时候,父母就对子女有各种各样的教育,还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从小就告诉子女:“要好好读书,多读书,书读好了才能做人上人,才不会被人瞧不起。”还有的父母教育子女长大了要孝顺父母,甚至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总问孩子:“长大了养不养爸爸啊?”小孩就说:“养。”“养不养妈妈呀?”“养。”“你是爱爸爸还是爱妈妈?”“爱爸爸。”“不行,得先说爱妈妈,再说爱爸爸。”小孩子就跟着父母学。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幼小的心灵有了一个深刻的影响,当然也给了他们一定的启蒙,让他们知道,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他、最疼他的人,也是他最应该顺从和孝敬的人;当然,在子女幼小的心灵中也种下“既然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那就应该对父母言听计从”这样的一种思想;同时,在子女幼小的心灵中也会产生一种思想,就是父母是最亲近的人,那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生活得更好,所以子女应该无条件地接受,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方式,不管它是人道的还是非人道的,人都应该接受过来。在人还没有任何辨别是非能力的年龄,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已经在人心里种下了一种这样的思想。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引之下,父母就可以打着希望子女好这样的旗号,要求子女做各种各样的事。尽管有些事并不符合人性,不符合子女自身的天赋、素质或者是喜好,但子女在没有任何主动权、没有任何自主能力的情况下,对于父母所谓的期望与要求没有任何选择,也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子女所能做的只能是言听计从、听之任之,任由父母摆布,任由父母引导到任何的路途中。所以,在人未成年这个时期,父母所做的一切,不管是出于好意还是无意,都会给子女做人做事带来一些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就是都会给子女种下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甚至这些思想观点深藏在人的潜意识里,让人在成年之后看人看事、做人做事,以至于所走的道路都深受这些潜意识里的思想观点的影响。

在子女未成年期间,父母给子女的生活环境或者遗传、教育是他们没法反抗的,因为子女是未成年,还不太懂事。所说的未成年,就是不能独立思考问题,不能独立判断是非,在这种情况下,人只能是任由父母的摆布。正因为人在未成年期间,一切都是任由父母说了算,所以作为父母来说,在这个邪恶的时代,父母会根据社会的潮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相应的思想观点来教唆自己的子女。好比说,现在社会上竞争特别激烈,父母从社会的各种潮流、舆论的气氛中受到了影响,他就把这种竞争激烈的信息接受了过来,很快地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他接受的是社会竞争激烈的一种现象、潮流,但感受到的是一种压力,当他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他很快想到了自己的下一代,他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那个时候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果儿女还像我们以前那样学习、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各种人、事,很快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所以趁孩子还小,要从小抓起,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都在子女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所以他把这种从社会上接受过来的压力很快传递给了自己的下一代。那下一代对这些事有没有知觉啊?因为是未成年,所以没有任何的知觉,不知道从父母来的这种压力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是拒绝还是接受。父母一看孩子这样,就责备:“你怎么这么傻呢?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你居然什么也不懂,今天赶紧去上幼儿园!”小孩几岁就上幼儿园?有的三四岁就开始选幼儿园。因为什么?现在社会流传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你看,小娃娃该遭殃了,三四岁就开始选幼儿园。选什么样的幼儿园呢?普通的幼儿园,一个老师总领着孩子玩老鹰抓小鸡,这样的幼儿园不能选,得选贵族幼儿园,双语教育。学一种语言还不行,自己的母语还说不好呢,还要学第二种语言,这是不是为难孩子?但父母说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有的小孩一岁,家里就有保姆开始教了,父母讲母语,保姆讲第二种语言,教孩子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咱们孩子都四岁了,年龄都有点大了,再不教就晚了。对孩子的教育得趁早,找教双语的幼儿园,老师都是本科、硕士毕业生。”人说:“那样的学校太贵。”“贵也没事,咱家现在房子大,换个小的,三室一厅卖了,换成两室一厅,这个钱攒下来就给孩子选贵族幼儿园。”选了好的幼儿园还不算,业余时间还要请辅导老师教孩子奥数。这孩子天生也不喜欢学奥数,不喜欢也得学,要是奥数学不成那就再学舞蹈,舞蹈要是不行就学唱歌,唱歌不行,看这孩子骨架挺好,胳膊、腿都长,那是不是可以做模特啊?就把孩子送到艺术学校学习做模特。就这样,小孩四五岁就开始住寄宿学校,家里的房子从三室一厅变成两室一厅,从两室一厅变成一室一厅,从一室一厅变成租房子了。小孩的课外辅导课程是越来越多,家里的房子是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举家南迁、北迁,迁来迁去,最后也不知迁哪里,孩子都不知自己的家乡到底是在哪儿了,乱套了。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也为了孩子以后能够适应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以后能有好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父母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就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有的父母有能耐,做大生意、当大官,对自己的子女有高的投入、巨额投入;有的父母没那么大能耐,也想像别人一样让孩子上贵族学校,学课外的各种课程,学舞蹈,学画画,学各种外语、各种音乐,让孩子承受了许多压力、痛苦。孩子就想着,“我什么时候能玩一会儿呢?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像大人一样说了算呢?我什么时候能像大人一样不再上学呢?能看会儿电视,能脑袋放空,能自己到哪儿溜达溜达,不被父母牵着鼻子走呢?”可是父母常常说:“你不读书,以后就得要饭,瞧你那个没出息样儿!玩的日子早着呢,玩的日子在后头呢!你先玩,以后你就没出息;你后玩,以后尽玩大的、玩好的,周游世界。你看没看见世界上那些富豪,他们小时候玩吗?尽读书了。”父母尽撒谎,他看见了?他了解吗?世界上有些富豪、有些首富都没读过大学,这是事实。父母说话有时就是在骗儿女,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期间,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子女的未来,控制子女能够听话,什么谎都撒,当然什么苦也受、什么代价也付,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为了实现对后代的期望,对子女寄予了很多期望,所以他们不但在言语上教育、指引、影响子女,同时也用实际行动来规范子女,让子女听他们的,按照他们所指定的轨迹、制定的方向去做、去生活,不管子女愿不愿意,最终父母只有一句话:“你要是不听我的,有你后悔的!你要是现在不听话,不好好读书,到有一天你后悔了,你别来找我,别说我没告诉你!”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大楼里办事,看见两三个搬运工人搬着家具吃力地上楼梯,迎面有一个妈妈领着孩子走下来。这一幕正常人看见了会说,“有人搬东西,躲开一下”,从上面下来的人就得赶紧让开点儿,别碰着自己,也别碍着人家的事。这位母亲看见这情景,就抓住机会开始实行情景教育了。那几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楚。她说什么呢?她说:“你看他们搬东西多沉、多累啊,那就是小时候没好好读书,现在找不到好工作,就得搬东西,就得出力,看见了吧?”孩子看着好像似懂非懂的,也相信妈妈说的是对的,眼里露出了又惊慌又恐惧又相信的一种真诚的眼神,点点头,又看了看那几个搬运工人。这个母亲就趁这个机会赶紧说教,告诉她的孩子,“看见了吧?你小时候不好好读书,长大就得这样搬东西、出力才能维持生活。”这话对不对?(不对。)不对在哪儿啊?抓住任何机会说教,你说小孩听完这话是什么心理?小孩会不会分辨这句话的对错?(不会。)那他会怎么想?(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得这样出力了。)他想:“哎呀,凡是出力的都是没好好读书,我一定听妈妈的话,好好读书,妈妈说的对,不读书的人都得出力。”小孩从父母接受过来的这些思想就变成了他心里一辈子的真理。你说这父母愚不愚昧?(愚昧。)愚昧在哪儿?你用这个事实逼着孩子读书,那孩子就一定能成才吗?就能保证以后不出力、不流汗吗?你用这个事、这个场景来吓唬孩子好不好?(不好。)它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阴影,这不是好事。即便当这个孩子长大了,对父母的这句话有一点儿分辨了,但是父母所说的那个定理在他心里、在他潜意识里是很难除去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迷惑、捆绑了人的思想,定位了人的看事观点。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期望,大多数是希望他们在未成年期间能多学东西,能努力、勤奋,不负父母所望。所以,父母就不惜一切代价,在子女未成年期间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牺牲父母的青春、年华、光阴,牺牲父母的健康、父母的正常生活,甚至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子女,在子女上学期间陪读,放弃自己的工作,放弃自己曾经的愿望,甚至放弃自己的信仰。在教会中,也不乏有人为了陪伴未成年的子女长大成人,为了他们将来能事业有成、有稳定的工作,能顺利地工作,而一直陪伴他们左右,培养他们,不聚会,也不尽本分,心里虽然对自己的信仰也有要求,也有那么一点儿心志、愿望,但是因为放不下对子女的期望,所以在子女未成年期间,这些人选择陪伴子女,而放弃自己受造之物的本分,也放弃自己在信仰上的追求,这是最悲惨的一件事了。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子女成为演员、成为画家、成为作家、成为科学家,为了让子女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自己也付出了很多代价,撇弃工作,放弃自己的事业,更放弃自己个人的理想、个人的享受来陪伴子女。甚至还有的父母,为了子女放弃自己的婚姻生活,离异后独自撑起抚养子女、培养子女这样的重任,把自己的一生都赌在了子女身上,都贡献给子女的未来,只是为了对子女的期望能得以实现。还有的父母,为了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在社会上能够立足,在子女未成年期间,做了很多人不应该做的事情,付出很多无谓的代价,牺牲了自己的光阴、自己肉体的健康,还有自己的追求。这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些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对于子女来说,在他们未成年期间,父母的这些做法对子女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包袱。因为父母付出的代价太多了,无论是从金钱上、从时间上,还是从父母的精力上,父母付出的太多了,而子女在未成年期间,在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只能任由父母这样做,即便自己内心深处有一些想法,但还是依从父母这样做。在这种环境下,作为子女来说,无形中就觉得父母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培养自己,自己这一辈子也还不完、报答不完,所以在父母培养自己、陪伴自己期间,自己所能做的、所能报答父母的就是让他们开心,做出成绩来满足他们,不让他们失望。那作为父母来说,在子女未成年期间,父母付出了这些代价之后,父母的心态会随着在子女身上的期望越来越大,逐渐地变成了对子女的要求,就是子女接受了父母这些所谓的代价与付出之后,子女就必须要成功,必须用好的成绩来报答父母。所以,不管是从父母来讲,还是从子女来讲,在这样一种付出与被付出的关系之下,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期望值越来越高这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在父母内心深处,他们付出得越多、牺牲得越多,他们就越觉得儿女应该用成功来报答他们,同时越来越觉得儿女欠他们的。你付出越多,希望越多,你的期望就越高,你对子女是否能还报你的这种期望也就越大。父母对后代在未成年期间的一种期望,从“孩子要多学东西,不输在起跑线上”到“长大要出人头地,在社会上立足”,会逐渐变成对子女的一种要求:当你长大成人在社会上立足以后,不要忘本,不要忘了爸爸妈妈,你首先要还报的是爸爸妈妈,你要孝敬爸爸妈妈,要让他们过上好的日子,因为爸爸妈妈是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恩人,是培养你的人,你现在在社会上立足,你所享受的这一切、你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爸爸妈妈用心血换来的,所以你应该用你的余生来还报他们、来偿还他们、来对他们好。这就是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期间,对子女要在社会上立足、出人头地这样的期望所演变来的,逐渐从对子女的一种很正常的期望变成了对子女的要求与索取。在孩子未成年期间,孩子如果没做出好的成绩,如果反抗,不愿意学习或者是不想听父母的话,忤逆了父母,父母就会说,“我容易吗?我为谁啊?我不是为你好吗?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你还不领情,你傻不傻啊?”就会用这些话要挟你、绑架你。这种做法对不对?(不对。)不对。这是父母的“高尚”之处,也是父母的卑鄙之处。这种说法不对在哪儿啊?(这些对儿女的期望、培养都是父母单方面的,他们为了儿女以后有出息,给自己脸上添光或者以后能孝顺自己,就给儿女施加一些压力,让儿女学这个学那个,其实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咱们如果抛开父母为自己、自私这方面不讲,就说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期间所灌输给子女的这些思想,还有传递给子女的压力,要求子女学什么,长大了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达到什么样的成就,父母的这些做法是什么性质?咱们先不评价父母是为了什么,这些做法合不合适,咱们先交通、解剖父母的做法是什么性质,从解剖实质上来寻找更准确的实行路途,从这个角度来交通这方面的真理、明白这方面的真理,这就准确了。

先来看看父母对子女的这些要求、这些做法到底对不对?(不对。)那父母在子女身上的这些做法,归根结底,罪魁祸首来自于哪儿?是不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在父母的主观意识里,他们对子女的未来有各种各样的预想、计划还有定规,所以他们就产生了这样的期望。在这种期望的指使之下,他们就要求儿女学习各种技能,或者学表演、学舞蹈,或者学画画,等等,成才后好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做大官,不做小兵,做经理、做CEO、做高管,在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工作,等等这些都是父母主观的想法。那在子女未成年期间,他对父母这些期望的内容有概念吗?(没有概念。)没有任何的概念,他不懂。小孩懂什么呀?小孩就懂得上学认字,好好学习,做个听话的乖孩子,这就不错了。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学校上课,回家把作业做完,小孩就懂这个,剩下就是玩、吃,幻想、做梦等等这些事。孩子在未成年期间,对人生道路上未知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概念,也没有任何的预想,所有这些与成年后有关的预想也好、定义也好,都是来自于父母,所以,父母对子女的这些错误的期望跟子女没有关系,子女只应该从父母的期望中来分辨这些期望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父母的这些期望根据是什么?都来自哪里?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世界。父母在儿女身上的期望,都是为了让儿女能够适应这个世界、适应这个社会,不被世界、不被社会淘汰,能够在社会立足,有个铁饭碗,有个稳定的家庭、稳定的未来,所以父母对后代就有了各种各样主观的期望。好比说,现在比较时兴做电脑工程师,有的人就说:“我儿子将来也要做电脑工程师。做这行能挣大钱,整天背个电脑,搞电脑工程,父母脸上也有光啊!”在孩子对任何事物没有任何概念的情况下,父母就制定了儿女的未来,这是不是错误的?(是。)父母完全是按照一个成年人的眼光,还有对世事的看法、观点、喜好寄予子女期望,这是不是主观?(是。)说好听的是主观,事实上是什么?这个主观的另一方面解释应该是什么?是不是自私?是不是强迫?(是。)你喜欢某项工作、某种职业,你喜欢在社会上立足、风光、当官、有钱,就让子女也这样做,就做这样的人、走这样的路,那子女以后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从事那样的工作,他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啊?他的命运是什么?神对他的安排、主宰是什么?你知道吗?有的人说:“不管那些,只要我作为父母的喜欢就好,我喜欢我就对他寄予这样的期望。”这是不是太自私啊?(是。)太自私了!说好听的叫太主观,自说自话,事实上是什么?太自私了!他不考虑儿女的素质、才干,不管神对每一个人的命运、一生有怎样的安排,不考虑这些,就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打算与计划强加在儿女身上。有些人说:“我要是不强加的话,他年龄小不懂啊,到他懂了也晚了。”是不是这么回事啊?(不是。)真晚了的话,那是他的命,不是父母的责任。你懂了,你就强加在子女身上,子女因为你的懂就能早懂吗?(不会。)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人的一生会怎样等等这些事,子女什么时候懂跟父母的教育没有关系,他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节奏,也有自己的规律。你看,儿女小的时候,不管父母怎么教育,他对社会的认知是空白的,当他感受到社会的竞争,感受到社会的复杂、阴暗,感受到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的时候,那是在他自己人性成熟的时候,这不是父母从小教育的。即便父母从小教育说“跟人打交道的时候要留一手”,他也只是当成一种道理,当他真正能够按父母这话去做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真正明白的时候,他不明白的时候,父母再怎么教育也只是一种道理。所以,父母觉得“这个世界竞争大,人活着压力太大,如果不从娃娃抓起,那孩子以后有罪遭了,有苦受了”,这话成立吗?(不成立。)你就因为让他以后能少受那个苦,就让他提前承受这个压力,从不懂事的时候就开始承受压力,那你不是坑他吗?你这是为他好吗?他不懂更好,不懂他还能轻松、愉快、单纯、简单地活几年,他要是早早懂了,你说是福还是祸啊?(是祸。)这就是祸了。

人在什么年龄段该做什么事情,那是根据人的年龄、根据人的人性成熟度,不是根据父母的教育。在未成年期间,人就是玩耍,学点简单的知识、文化,学习各种事情,学习如何交往小朋友、如何跟大人相处,学习如何对待周围看不懂的一些事情。人在未成年期间就应该做未成年做的事情,不应该承受成年人应该承受的任何压力、游戏规则或者任何复杂的事情,这些对未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残害,不是福气。这些成年人的事,你知道得越早,对你幼小的心灵打击越大,它不但不会给你成年之后的人生或者生活带来任何助益,反倒因着过早地知道或临到这些事,它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变成一种负担、一种无形的阴影,甚至一生都挥之不去。你看,人年龄很小的时候,如果听到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是让你接受不了的事,是让你怎么也想不到、理解不了的一件成年人的事,那在你这一生中,那个画面或者那件事,甚至那里面所涉及到的人、事还有语言都会伴随着你,它是一种阴影,会影响到你的性格,也会影响到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比如,小孩子在六七岁的时候都有点淘气,上课因为跟同学交头接耳被老师骂了一顿,老师的骂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进行人身攻击,骂他长得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甚至骂他,“看你那个没出息样儿,你一辈子都出息不了!你不好好学习,你就是个出力的货,你以后要饭去吧!一看你就像贼,你就是个做贼的料!”这几句话,小孩虽然听不懂,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说、老师说的到底是不是事实,但是这些人身攻击的话在他心中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魔掌,刺透了他的自尊心,让他受到了伤害。老师说的“你长得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的,脑袋还没有拳头大呢!”这些人身攻击的话一辈子都会伴随他。在他选择职业的时候,在他面对上司、面对同事的时候,在他面对弟兄姊妹的时候,老师曾经对他人身攻击的那些话会时不时地跳出来,影响他的情绪,影响他的生活。当然,父母对你的一些不正当的期望,传送给你的一些情绪或者信息、说法、思想观点等等,在你幼小的心灵里也会形成一些阴影。虽然从父母的主观意识来看,他们并没有恶意,但是因为父母的无知,因为父母是败坏的人类,他们对待子女没有正当的、合乎原则的方式,所以他们只能随从世界潮流来对待你,最后的结果就是给你传递了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在你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情况下,父母所说的,父母所灌输、倡导的各种错误思想会先入为主,变成你这一生追求与奋斗的目标。尽管父母在你未成年期间对你提出的种种期望,对你幼小的心灵是一种打击、摧残,但是你还是在父母这样的期望之下、在父母为你所付出的种种代价之下生活着,领会着他们的意思,也接受着、感谢着他们的各种恩惠。接受了他们对你付出的各种代价、各种牺牲后,你内心深处感觉自己愧对父母、亏欠父母,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之后一定要报答父母。报答什么?报答他们对你不合理的期望?报答他们在你未成年期间对你的摧残?这是不是有点颠倒黑白啊?其实从根源、实质上来说,父母对你的期望只是主观的,只是一厢情愿的,根本不是一个未成年人应该具备,应该实行、活出的,也不是一个未成年人的需要。父母为了追随世界潮流,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为了能赶上这个世界前进的步伐,让你也随从他们,跟他们一样承受这些压力,接受、追随这些邪恶潮流。所以,很多子女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之下,努力地学习各种技艺,努力地学习各种课程、各种知识,从一开始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到自己主动地追求父母期望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在自己未成年期间被动地接受了父母的期望,在逐步成年之后就主动地将父母主观意识里的期望接受过来,甘愿接受这种压力与来自社会的迷惑、控制、捆绑,总之就是逐渐地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这样,父母就满意了,儿女自己也觉得内心平安,没有对不起父母,终于让父母如愿以偿了,自己长大了,不是简单地长大成人了,而是成为父母眼中成才的人了,没有辜负父母所望。虽然人成年之后成功地变成了父母眼中成才的人,外表看好像父母所付的代价有所回报,父母的期望在你身上没有落空,但事实是什么?你成功地成了父母的傀儡,你成功地欠了父母一大笔债,你成功地用你的后半生来兑现父母对你的期望,来做给父母看,给父母争气、增光,成功地满足了他们,成为了父母的骄傲。父母走到哪儿都会说起你,“我姑娘,某某公司经理。”“我姑娘,某某名牌设计师。”“我姑娘,外语几级,会说流利的外语,是某某语种的翻译。”“我姑娘,是电脑工程师。”你成功地成了父母的骄傲,你也成功地成了你父母的影子。因为你会用同样的方式教育你的下一代,用同样的方式培养你的下一代。因为你认为你父母成功地培养了你,你会复制你父母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你的下一代,这样你的下一代就会承受跟你一样的悲剧,承受跟你一样的悲惨遭遇,承受跟你一样的来自父母的摧残。

灾难陆续降下,主再来的预言已经应验,你想迎接到主得着进天国的机会吗?诚邀渴慕主显现的你参加我们的网上聚会,帮你找到路途。点击按钮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