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神向全宇的说话”是基督以神自己的身份所发表的第二部分说话,时间是从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日到一九九二年六月一日,共计四十七篇。这一部分的说话方式、内容与神所站的角度相比“基督起初的发表”这一部分完全不同。“基督起初的发表”是针对人的外表行为与简单的灵生活加以揭示、引导,最后以“效力者的试炼”来结尾。而这一部分则是以结束人效力者的身份、开始子民的生活来作开头,带领人进入神作工的第二个高潮,中途历经火湖的试炼、死的试炼、爱神时代,这几个步骤使人在神面前的丑态与本相暴露无遗,最后以一篇与人分手作结尾,结束了神此次道成肉身征服第一批人的所有步骤。

在这一部分说话中神站在了灵的角度发表他的话语,说话的方式是受造的人类所不能及的,说话的用词与语言的风格更是优美、动听,是任何一种人类的文学所不能替代的。他揭示人的语言是准确的,是任何的哲理不能驳倒的,是令所有的人折服的;他审判人的语言犹如利剑一般直刺人的灵魂深处,甚至让人无处藏身;他安慰人的语言带着怜悯、慈爱,犹如慈母的怀抱一样的温暖,让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安然。这一部分说话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在这个阶段不是以耶和华的身份说话,不是以耶稣基督的身份说话,也不是以末世基督的身份说话,而是以他原有的身份——造物主,来晓谕、教导所有跟随他或还未跟随他的人类。可以说,这一部分说话是创世以来神第一次面向全人类说话,是神第一次这样详细地、系统地向受造的人类说话,当然也是第一次用最多篇幅、持续最长时间地面向全人类说话,这是破天荒的事,而且这一部分说话是神在人类中间发表的第一部揭示人、引导人、审判人、与人谈心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让人知晓神的脚踪、神的躺卧之处、神的性情、神的所有所是、神的意念与神对人类的眷顾的说话。可以说,这是创世以来第一部神站在三层天向人类的说话、发声,也是神第一次以他原有的身份在话语中向人类显现,发表心声。

因为这一部分说话深奥、难测,读起来不容易理解,又不能摸着神说话的根源与用意所在,所以基督在每一篇说话之后都加以解释,用人容易明白的语言对篇幅中多数的话语作了阐明,这样结合起来读就方便了每一个人对神话的理解与认识。这一部分说话我们把它作为“神向全宇的说话”的附篇部分,是基督用人最容易理解的话语作的解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正是神性与神在人性的完美配合。虽然附篇部分神是站在了第三者的角度上说话,但谁也不能否认这些说话就是神的亲口说话,因为神的话语是任何人都不能解释明白的,只有神自己才能完全说清自己说话的根源与用意所在。所以,虽然神的说话方式有多种,但他的作工目标不会改变,他的计划宗旨不会改变。

虽然“神向全宇的说话”是以一篇与人分手作结尾,但其实神在人中间的征服、拯救工作与成全人的工作才正式拉开序幕,所以我们把“神向全宇的说话”看作为神作末世工作的“预言”部分,这样比较恰当。因为在这之后,道成肉身的人子才正式开始以基督的身份作工说话,行走在众教会供应生命,浇灌、牧养众子民,以至于发表了大量篇幅的“基督在众教会行走时的说话”。

上一篇: 第一百二十篇

下一篇: 第一篇

灾难陆续降下,主再来的预言已经应验,你想迎接到主得着进天国的机会吗?诚邀渴慕主显现的你参加我们的网上聚会,帮你找到路途。点击按钮与我们联系。

相关内容

你与神的关系如何

信神最起码要解决与神的正常关系问题,没有与神的正常关系就失去了信神的意义。要建立与神的正常关系,这全是借着心安静在神面前达到的。跟神的关系正常就是对神的一切作工能够不疑惑、不否认,而且能够顺服,在神的面前存心对,不为个人打算,不管做什么事都以神家利益为重,接受神的鉴察,顺服神的安…

第二十五篇

时间流逝,转眼到了今天,在我灵的引导之下,所有的人都活在我的光中,无人再思念过去,无人再理睬昨天,谁不曾在今天之中生存?谁不曾在国度中度过美好的日日月月?谁不曾在日光之下生活?虽说国度降在人间,但无一人真正体尝到国度的温暖,只在其外表有所看见,不是明白其实质。在我国度成形之际,谁…

第三十篇

醒吧,弟兄!醒吧,姊妹!我的日子不会耽延,时间就是生命,抓回时间就是抢救生命!时间不会太远!你们考大学考不上,可以再一再二地补习,可是我的日子不再耽延。记住!记住!这是我的良言相劝。世界的结局已展现在你们眼前,大灾难马上来临,你们的生命要紧,还是你们的睡觉、你们的吃喝穿衣重要?都…

你是活过来的人吗?

脱去败坏性情,达到活出正常人性,这才是被成全了,那时,虽然你也说不出预言,你也说不出奥秘,但你的流露、活出却有人的形象。神造了人,后经撒但败坏,人都被败坏成了“死人”,所以,当你变化之后,就与死人不相同了。是神的话把人的灵点活,使人重得复苏,人的灵得复苏人就活过来了。说到死人,就…

设置

  • 文本设置
  • 主题背景

纯色背景

主题背景

字体设置

字号调整

行距调整

行距

页面宽度

目录

搜索

  • 本篇搜索
  • 本书搜索